第6集 永生之羊

天山腳下的尉犁縣,廣袤戈壁上,生長著羅布麻和胡楊,這裡的羊以這些植物的葉子為食,讓牠們的肉質與眾不同,用週歲以內的尉犁羔羊製作的烤全羊,混合著果木的香氣,金黃油亮,外皮酥脆,裡面的肉卻綿軟鮮嫩。秋天的巴音布魯克草原,天氣漸涼,來一盤熱呼呼的「石頭燜肉」再好不過,燉煮過的黑頭羊羔肉控乾水分,放進油鍋,和祕製醬料、石頭一起油燜,再加入過油後的胡蘿蔔和馬鈴薯塊,肉有嚼勁,馬鈴薯酥綿,胡蘿蔔清甜,有著豐富的味覺層次,鍋裡的石頭持續釋放熱量,相對恆定的溫度,最大限度的保留美食的風味。缸子肉,因用搪瓷茶缸烹製而得名,肉質鮮嫩,湯味濃郁,吃缸子肉要配窩窩饢,把肉湯倒入碗中,窩窩饢掰碎泡進去,吸滿了湯汁的碎饢,滋味尤其出色,一份窩窩饢、磚茶和缸子肉,就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時光。將寧夏的羊雜湯進行改良,研製出新式的羊雜湯,湯底以前用羊雜亂燉,改為牛骨頭燉製,再放入提前煮好的羊雜,並放入十餘種祕製調料,煮出的羊雜湯清香不膩,飄散著一股類似小麥的鮮香。

上一頁